借助中國制造業外資企業的微觀數據,本文考察上游壟斷對中國外資企業供應鏈本地化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結果表明,上游壟斷會顯著降低下游外資企業供應鏈的本土化水平。即使考慮到指標測量誤差、同期政策改革效果、樣本選擇、內生性問題等可能妨礙計量回歸結果的各種因素,這個結論也是成立的。從影響機制看,上游壟斷可以通過提高中間件國內外相對價格、減少本土中間件種類、降低中間件質量三種作用途徑來阻礙下游外資企業供應鏈的本土化進程。異質分析結果表明,上游壟斷顯著降低了非加工貿易、合同集約度低的行業、中西部地區外資企業的供應鏈本土化水平,對加工貿易、合同集約度高的行業、東部地區外資企業影響不大。本文的研究結果對我國加快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資推動產業鏈和供應鏈升級具有更重要的指導意義。
上游壟斷;外企;供應鏈本地化;產業鏈升級;制造業;穩定外資
一、研究背景
產業鏈供應鏈是大國經濟循環暢通的關鍵。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當前加快構建新的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首要任務之一。作為構建產業鏈供應鏈的微觀主體,企業在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升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外資企業更是特殊的存在。外資企業供應鏈的本土化進程不僅有利于上游行業優良供應商的培育,而且可以對同行業本土企業的快速成長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從而將產業鏈供應鏈延伸到高附加值,提高自主控制能力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此外,從穩定外資的舉措來看,進一步推進外資企業供應鏈本地化,可以增加外資企業在中國的扎根力,增強外資在中國制造業投資的韌性。從而降低國際貿易摩擦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對外資產業鏈轉移的不利影響,穩定中國制造業外資規模。這進一步提高了研究外資企業供應鏈本土化問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供應鏈是指上游和下游行業相連的整體流程,當一個行業陷入僵局時,其他行業的開工率就會下降。經歷了長期改革開放的中國在下游行業已經基本實現了自由競爭,同時一些上游行業的壟斷程度仍然很高。這可能嚴重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質量、可持續性以及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近年來,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在核心中間材料方面不斷受到產業鏈上端產品質量的制約,使各界更加重視上游行業壟斷帶來的低效率。對此,現有文獻也從各種角度進行了討論。但目前學界還沒有以外資企業供應鏈本土化的視角嚴密、規范地實證考察上游壟斷的經濟影響,也缺乏對中國外資企業供應鏈本土化提升路徑問題的深度關注。在此背景下,本文結合2000~2014年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和中國海關數據庫,準確計算了在華外資企業非進口中間件投入占總中間件投入的比例,作為外資企業供應鏈本地化水平的代理指標。在此基礎上,系統考察了上游壟斷對外資企業供應鏈本土化的影響和作用機制,為現階段我國如何做好外資穩定工作、提高產業鏈和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和實現國內、國外市場互聯互通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參考。
第二點是創新
與現有文獻相比,本文的主要邊際貢獻如下。
第一,聚焦外資企業供應鏈本地化提升路徑問題??v觀現有文獻,本文關注的是企業供應鏈的本土化,而國內增值出口和全球價值鏈參與的文獻中,相對反映的更多,而這種研究的出發點在于,本國企業的經營行為我們忽略了外資企業供應鏈本土化進程的重要性。
二是通過上游壟斷度指標的構建,深入探討上游壟斷對中國外資企業供應鏈本土化的影響及作用機制。本論文也可對我國研究經濟發展和社會福利上游壟斷影響的現有相關文獻形成有益的補充。
第三,通過在兩個微觀數據庫中對外資企業的數據進行仔細匹配和處理,建立包括企業地理信息、行業信息、財務信息、貿易信息在內的外資企業數據庫。本文從微觀層面準確計算了外資企業供應鏈的本土化程度,通過加權處理得到了樣本期內行業間外資企業供應鏈本土化差異和變動幅度差異以及總體變化趨勢比較準確地反映生產全球化背景下的外資企業在中國本土的產業鏈布局。
第四,研究結論可以為現階段我國上游產業的進一步開放、反壟斷的加強以及更好利用外資的產業鏈供應鏈升級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有序構建提供新的實證依據。
三、研究結果與政策建議
(一)研究結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
再者中國制造業的上游壟斷顯著降低了下游外資企業供應鏈的本土化水平。即使考慮到指標測量誤差、同期政策改革成效、樣本選擇、內生性問題等可能妨礙計量回歸結果的一系列因素,這一結論也是妥當的。
第三,上游壟斷通過提高中間件國內外相對價格、減少本土中間件種類、降低中間件質量三種作用途徑對下游外資企業供應鏈本土化產生負面影響。
第四,上游壟斷對外資企業供應鏈本土化的影響會因企業、行業和地區的不同而出現差異。具體而言,上游壟斷會顯著降低非加工貿易、合同集約度低的行業以及中西部地區外資企業的供應鏈本土化水平,但對加工貿易、合同集約度高的行業以及東部地區外資企業的影響并不顯著。
(二)政策建議
首先,要進一步發揮市場在經濟運行中的重要作用,遵守統一的公平競爭制度。特別要關注部分上游行業的壟斷狀態,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合理引入競爭機制,進而通過行業間的投入產出關系推動上下游協同發展和產業鏈整合升級,實現充分開放的全國大市場。
此外,不斷優化外企的商業環境,樹立契約精神,增強外企長期經營的信心,同時堅持國內供應鏈體制,推動形成協同效應的產業分工體制。
最后,根據我國產業優勢和市場規模優勢,重點引導外資向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鼓勵更多高質量的外資企業參與我國產業鏈現代化建設。
-END-